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编辑:sqxzgg 时间:2021-11-11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对于两性繁殖的生物而言,不懂得交配就会灭绝动物交配过程。进化史将交配的方式方法都刻印在了生物的基因中,当繁殖期来临后生物就会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为交配做好准备。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两性繁殖使得雌雄双方必须在生理和行为上做好准备动物交配过程,必须要雌雄双方配合下完成繁殖活动使种群得以长久存续。生理上要达到性成熟,行为上就要在激素的作用下展开求偶等行为,为交配做好准备。两性繁殖的生殖方式是自然界进化的选择,由于结合双方的基因,使后代的基因多样性更多,也就拥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的确增加了物种在自然界存活的几率,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繁衍必须有雌雄双方的配合才行,如果生物不懂得该如何交配,那就无法繁衍。生物种群数量繁多,的确可能存在一些个体,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不知道该如何交配,而这样的个体显然不能将基因传递下去,于是相应的基因就在种群中逐渐降低,两性繁殖的物种在进化中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交配,尽管它们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有个词叫“异性相吸”,在生物界是很普遍的现象,昆虫在繁殖季节会释放信息素,像蛾这种昆虫,释放的信息素能够将周围几公里的异性吸引来,它们几乎不能违抗,只要嗅到这些信息素它们就会不顾死活地飞到雌性身边,经过一番竞争选出和雌性交配的雄性个体。哺乳动物也显示了这样的特征,雌性个体在繁殖期内,也会流出带血的液体,能够激发异性的交配欲望,使雄性个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这种行为是天生的,大概可以通过它们的生活史等方面揭示,哺乳动物个体幼年阶段都跟着父母生活,妇女会较它们捕猎动物交配过程、潜伏以及躲避天敌等高等行为,但是所不会教它们如何交配,在成年个体带崽期间,也基本上不会再有交配行为,除非幼崽成年离开自己。而那些幼崽没有学过这些,却在繁殖期会自然而然地求偶交配,大概足以说明它们的交配行为是刻在基因中的。

只有人类算是一个特例,性成熟后是否求偶繁衍取决于自己的抉择,因为人类没有明显的繁殖季,女性性成熟后每个月都会排卵,这就给了人类较多选择的机会,不必要必须在每年的某个时间段交配动物交配过程。

自然界的动物有哪些“自杀式”的交配行为?

大自然很神奇动物交配过程,总是会发生奇怪的事情。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有时,可能是因为寻找伴侣会让人精疲力竭,以至于有的动物在遇到那个特别的另一半之后就会死去。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这其实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自杀繁殖策略,在这种策略中,动物会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次交配上,之后就会死亡。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1、宽足袋鼩,长达14小时的交配,疲劳致死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是雄性的宽足袋鼩,这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小型有袋生物,和老鼠很像,但属于哺乳动物。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每一只雄性宽足袋鼩都会经历自杀式繁殖,每到繁殖季节,几乎所有的雄性都会死亡。

动物交配过程:为什么自然界的动物,都没有教它,都懂得交配?

这其实和它们怪异的繁殖习惯有关。

在交配开始前,雄性就已经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精子,之后就不再产生新的精子。

它们的交配时间很短,只有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再加上已经产生的精子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因此,一旦到了交配时间,雄性就会争分夺秒进行交配。一个不够,两个,两个不够,再继续找,遇到其他雄性抢夺配偶,也会大打出手。

交配时间自然也会很长,有的甚至长达14个小时。

直到最后精疲力尽,身体衰竭,免疫系统也开始崩溃,内出血,掉毛,最终以破烂不堪的方式死去。

科学家认为,这种交配习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将最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在时间有限,精子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快速交配,才能增加将遗传物质传递下一代的机会;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将更多的资源留给后代,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箭头处是寄生宿主的雌性寄生虫

2、一种奇特的寄生虫,父母双方都会死亡

这种寄生虫属于Caenocholax-Strepsiptera,生活方式非常奇怪。

雌性会把自己的身体埋入一个宿主里,比如一只独居的蜜蜂或者蟋蟀,而且从不离开。由于不需要翅膀、眼睛、腿或触角,雌性保留了幼年期的特征,使它们看起来像一坨小棉花糖。

雌性身体中唯一突出于宿主的部分是育卵管,雄性可以通过这个开口让雌性受精,但是它们最长可活6个小时,在这6个小时里,它们四处飞行,寻找这些嵌入寄主体内的雌性,与之交配,然后死去。

幼虫从雌性体内出来后,雌性也会死亡。

3、沙漠穹蛛,为了孩子奉献自己

雌蜘蛛通常被认为是吃掉自己配偶的蛇蝎杀手,但是一种沙漠穹蛛(Stegodyphus lineatus)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死,在自然界被称为“弑母现象”。

当第一批卵孵化后,母亲们会尽心尽力照顾幼蛛,当它们饿了,首先会将食物反刍给刚出生的幼蛛吃,当这些也都吃完后,幼蛛会用嘴巴刺穿母亲的腹部,吞噬它的内脏,整个过程会持续几个小时,直到把雌蜘蛛消耗完。

最后

自杀式繁殖,看似荒诞,但事实上也遵循大自然的原则。

在自然界,一切生物体都是为了繁殖,除了野外的动物,也包括人类和那些看不见的细菌病毒。

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菌,为了达到传播繁殖的目的,已经到了操控其他生物“献身”的地步。

最典型的是被真菌控制的蚂蚁,蚂蚁一旦被真菌寄生后,身体会被真菌控制,如同傀儡一般,还会选择一片离地面约25cm的树叶,然后咬住叶脉,悬吊着死去,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当真菌孢子从蚂蚁体内长出来后,这个高度和位置,非常适合孢子传播并继续感染下一个受害者而已。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