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关于深海巨腹鱼群:海上实弹演习,被炸死的鱼多不多?

关于深海巨腹鱼群:海上实弹演习,被炸死的鱼多不多?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7-21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本人也经常琢磨这个问题关于深海巨腹鱼群。

每次海上演习,不是机枪就是机关炮,不是炸弹就是导弹,这些毁灭性的武器,对大洋大海中自由遨游的海洋生物比如鱼类有没有伤害?从理论上讲,鱼儿在海面上游来游去,它们对来往的舰船要么一无所知(很陌生),要么非常熟悉,比如非常热门的航道,整天见到的就是来来往往的货运船只,见的多了,它们自然知道要学会避让,自己的力量干不过那些大家伙关于深海巨腹鱼群。

从常理上思考,即使几艘军舰或者几十艘军舰在演习区域排兵布阵,它们在人面前是庞然大物,让人们感到高不可攀,但在一望无垠的海洋水面上也是“沧海一粟”,如同海面上的一片浮叶,鱼儿们见到这些铁家伙,未必会惊讶,未必会放在心上,未必会“望风而逃”,当炮弹在海面爆炸,产生了碎片,产生了冲击波,产生了巨浪,鱼类才会有恐惧感,一旦发生“剐蹭”,不必说是“死路一条”关于深海巨腹鱼群。当弹药密集,或者导弹杀伤力巨大的时候,鱼类的死亡数量会非常巨大。

假设,鱼类在演习舰船来到后,鱼儿受到了惊吓,它们逃之夭夭,或者潜入海洋深处,即便把海水炸得飞上天(电影里镜头那样),也未必有鱼类阵亡关于深海巨腹鱼群。

本人想,日本不断和他国在周边海域演习,不断邀请域外国家到日本周边演习,它们那里生活的鱼类会不会被逼“背井离乡”无法“叶落归根”关于深海巨腹鱼群?假设,日本把核废水倾倒进它们周边的海域,再不断演习,人为制造波浪,将核废水污染的海水用“追波逐浪”的方式加速扩散到其他海域,从而祸害其他国家,日本周边生长的鱼类生物,日本用演习手段驱赶它们去了别处,再被其他国家捕捞而吃掉?

哪位有心人士可以统计一下,日本在它们的周边一年要演习多少场?合计多少天?

2021年11月17日 19.40

刺穿潜艇,敢和人类硬刚!从米粒般暴长一万倍,旗鱼怎么做到的?

6000万年前,海洋里就已经成功进化出了一种鱼类,它被称作旗鱼,属于顶级猎食者之一。在正常捕食的时候,它的背鳍伸展开来,仿佛像是在海水中出现一面旗帜,让原本瘦长的身体显得又高又大,因此得名。但旗鱼的开挂履历却以此为起点,不断刷新着自己创造的记录。

如果你身处海洋中,那么在旗鱼出现的水域被攻击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2016年1月12日,莉娜和教练正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某处海滩练习浮潜,正当她全神贯注的时候,教练突然发现一个黑色的影子穿梭在水中,不一会还露出了一段鱼鳍。

教练凭着直觉,立马感觉到不妙,他觉得可能就是一条旗鱼,由于互相离得比较远,当他准备呼叫时,却已经迟了。高速游动的旗鱼瞬间撞到了莉娜的腹部,顿时海水被鲜血染红一大片,虽然伤口不大,在如此冲击力下伤势却很重,莉娜也因此去世,而旗鱼却早已逃之夭夭。

你以为脱离海水就能避开危险?那是你想得太简单了,因为生猛的旗鱼即便离开了水,也能凭借超高游速带来的惯性,造成穿甲弹一样的伤害,所以只要在它的有效攻击半径范围内,都会面临致命的危险。

2004年,一名马来西亚钓鱼人在钓旗鱼时,反而被旗鱼攻击了,它从水中斜着角度往上游,跃出水面之后,对准该男子就扑面而来,而撞击点不幸落在了他的胸部,并当场死亡。

2015年,一位叫做兰迪的渔夫在夏威夷被旗鱼攻击而亡,年仅47岁。而当时他正在和旗鱼搏斗,由于射出鱼枪的绳子被绊住,再加上旗鱼的速度太快,在拼命挣扎绕船一个大弯后,快速游出了水面,直接贯穿兰迪的身体当场毙命。

你以为旗鱼的履历这样就完了?它开挂的攻击力强悍到令人发指,因为它会将目标对准坚硬的钢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叫做"巴尔巴拉"号的英国运油轮船,在大西洋航行的时候惨遭旗鱼的攻击,船员们以为是被鱼雷袭击,但却没等来爆炸。当再一次受到袭击的时候,人们发现一条巨大的旗鱼被卡在了船舷的钢板上。

在堵住倒灌海水的窟窿时,这条令人恐怖的大鱼也被拖到甲板上,经过测量,包括已经断掉的吻部,总共有5.28米长,重达660千克,为了缓解人们紧绷的心情,便分而食之。

无独有偶,水下移动的人造潜艇也成了旗鱼的攻击目标,让旗鱼名声大噪的当属“艾文号”潜艇的船壳,要知道能承受深海高压力的钢板,却被旗鱼轻易刺穿,这等战斗力简直爆表了!而对于坚硬的海龟外壳,算是小菜一碟了,其实人们对旗鱼的战斗力早有知晓,因为英国伦敦博物馆中,还保留一块被旗鱼刺穿的半米厚木板。

旗鱼的硬功夫

所谓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旗鱼之所以有如此令人哇塞的履历,主要还是自己拥有超乎一般鱼类的“硬功夫”。而这些令人咂舌的功夫,就算单独拿出一种,都能超过一般的鱼类,而旗鱼却是集大成者。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旗鱼最开始就是因速度而闻名的,在大海中它说自己游速第二,没鱼敢说第一。平时的游速在90千米/小时,短距离的时速最高可达110~120千米/小时,也就是33米/秒,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记载为190公里每小时,而游泳能手海豚也不过60千米/小时,被甩几条街大家可以口算一下。

为什么这么快?为了减少阻力,旗鱼在游动的时候,会放下背鳍,长长的吻突会将身边的水分开,此时摆动有力的尾鳍,再加上流线型的身材,发达的腱子肉,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旗鱼像安装了推进器一般,高速地驰骋在大海中。

要想到达惊人的破坏力,光靠速度远远是不够的,必须要配合一定的体重才能实现,一般的旗鱼体长都在3米左右,体重在100多公斤。上世纪50年代,德州的一个石油商人,成功捕获了一条重达707公斤的旗鱼,刷新了当时世界最大旗鱼的记录。即便现在渔业资源减少,科学家使用卫星标签的最大旗鱼,体长也达到了4米,在204公斤重。

从外形上来看,旗鱼呈圆筒形,稍侧扁,背、腹缘钝圆,较平直,吻尖长,整体上呈枪状,像极了一颗大号的炮弹,一旦“发射”出去,重量非常集中,不仅“打”的远,威力还非常惊人。

当然这些都是基础的能力,而最让人类佩服旗鱼的,不仅仅是这些看上去非常漂亮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旗鱼还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懂得利用洋流等自然条件去为自己生存加分。

为了增加了捕食效率,科学家发现旗鱼会联合行动,十几条旗鱼会刻意改变沙丁鱼群的行动方向,迫使其往上游游动,此时再配合军舰鸟的伏击,很快就能在前后夹击下饱餐一顿。除此之外,旗鱼对能量的消耗巨大,所以只能利用寒暖流交汇去收割鱼群,这也是为什么能在北海道,纽芬兰,秘鲁等渔场轻易发现旗鱼身影的原因。

海洋霸主的命运

不管是从速度还是力量,甚至是一些捕食技巧上来看,旗鱼都算得上海洋中一霸,除了偶尔运气太差会被鲨鱼,逆戟鲸和海豚捕杀,绝大部分情况下它仿佛都是时间的穿越者。

作为强者,它们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虽然雌旗鱼每次都能产出高达百万枚的鱼卵,但最终活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这就是大自然的淘汰机制,只有最强者才能站到最后。

刚出生的时候,它们只有几毫米大小,形同米粒般,如此来看从幼年到成年,体重可以说增加了一万倍。而在幼鱼阶段,主要依靠微小浮游生物为食,在食物匮乏的时候,经常是同类相食。虽然生长速度非常快,但在宗族之内也是面临着大鱼吃小鱼的惨局,只有胜利者才能成为最恐怖的海洋霸主。

很多人会好奇,霸主长着一根长长的喙,难道捕食的时候真的是从刺,捅,戳这样的动作吗?其实它长长的“利剑”的确是派上用场了,只不过是用“砍”的方式来捕食的,就是在冲进鱼群的第一时间,快速地朝四周胡乱扫一通,即便沙丁鱼没死也被撞晕,最终成了旗鱼的午餐。

旗鱼肉白多筋,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是日本料理店中最常见的上等生鱼片之一,因此被人类不断捕获,在过去的50年里,旗鱼的总体数量减少了近90%。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写《老人与海》之前,就曾在秘鲁旗鱼重镇卡波布兰科积累素材,但到了60年代之后,这里的繁荣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基于过度的捕捞,不仅旗鱼本身数量锐减,它的食物来源,诸如鯷鱼、沙丁鱼、乌贼等数量也锐减。一代海洋霸主终究还是敌不过人类的味蕾。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