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清代台湾的“百年族群大乱斗”,为何清朝台湾的治安如此混乱?

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清代台湾的“百年族群大乱斗”,为何清朝台湾的治安如此混乱?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7-26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首先谢谢邀请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

为何宝岛台湾在清代会出现如此怪状呢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这就要从清朝治理台湾的措施说起…

1683年,康熙大帝派施琅发兵攻灭明郑政权,控制了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国大一统王朝的中央政府首次控制台湾,然而如何对待台湾,这却在清廷引发了争议,因为康熙帝平台的目的是扫除前朝反对势力,并非有意治理台湾,很多大臣主张迁回所有居民,放弃台湾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康熙但还有一批有识之士不同意这个方案,最终在施琅和李光地等大臣的据理力争之下,康熙还是决定收台湾为版图,不过清廷仍然无意治理台湾,收台湾为版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东南找一个屏障, 于是,为节省行政、治安成本,清廷限制了台湾的人口成长,颁发了严苛的《渡台禁令》。《渡台禁令》规定:一,严禁偷渡台湾,违者严惩;二,渡行台湾者不得携眷,已渡台者亦不得接取家族;三,严禁粤民渡台(因为粤东人曾屡次帮助郑军对抗清军)。这给台湾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是第二条,由于渡台者禁止携带家眷,导致台湾地区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产生了大批无业单身男性(闽南语称之为“罗汉脚”),这对于社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清政府在台湾地区的统治并不上心,统治力很薄弱,治台态度消极,这使得台湾地区公权力不彰,社会多为豪族把持。可到了清中期之后,中国人口膨胀,大陆地区人地矛盾激化,在这种压力下,清政府放宽了“渡台禁令”(但并未废除,彻底废除要到1874年),这使得乾隆后期和嘉庆年间,大量大陆移民(闽粤两省为主)涌入台湾,这些移民通常是抱团而来的,而先来后到的各移民团体因争夺各类资源(如土地分配,灌溉水权、争取垦地、建屋盖庙)频繁爆发冲突。这便是“分类械斗”。男女比例失调,政府公权力不彰,同乡移民聚集地相近容易抱团排外,民风强悍(泉、漳民人及粤人在原籍本就长期存在动辄“械斗”的传统恶习)…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台湾地区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大乱斗”。台湾地区械斗种类之繁杂可以说是令人咋舌,有根据祖籍地或族群划分的:原汉冲突(原住民和汉人之间的冲突),漳泉械斗、闽粤械斗(因福建移民为福佬人,广东移民多为客家人,又称又称“福客械斗”或“闽客械斗”)、顶下郊”称又称“福客械斗”或“闽客械斗”)、顶下郊拼;有根据宗族划分的:异姓械斗、同姓宗族械斗…;甚至还有根据不同职业团体划分的…

注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顶下郊拼(“拼”是闽南语,特指台湾分类械斗),又称“四县反”,指的是1853年发生于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的分类械斗,械斗双方分别为以泉州府晋江、南安、惠安三邑移民为主的顶郊和以泉州府同安(今属厦门市)人为主的厦郊(有时转音读为下郊),此次械斗影响极大,除了造成重大伤亡外,还造成不同团体之间的迁徙。

这些械斗的分类主要是以浊水溪(台湾岛最长河流)为界,以北通常是以同一原乡群体划分的械斗,例如闽客械斗、泉漳械斗,而以南则常见以同一姓氏群体内部性质的械斗台湾议会打群架视频。

台湾地区最早有记载的械斗出现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不过康熙和雍正年间,台湾地区的械斗还不算严重,毕竟这个时期台湾人口有限,矛盾不至于激化;而到了乾隆年间,随着移民激增,械斗已经成为台湾地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到了清末同治(1862-1874年)初年,台湾民间械斗已变成“七八年一小斗,十余年一大斗”。

据《台湾省通稿》所记载:自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的145年间,台湾发生较大的民间械斗共28起,小规模的更是不计其数…那么清政府是否进行过有效管理呢?当然也是有的,清政府虽然对治理台湾不上心但也绝不希望这个地方混乱不堪,毕竟分类械斗造成台湾社会动荡,有害海疆稳固,不过早期清政府在台湾能力,公权力不彰,所以最多只能做到办理控制规模、预防民变和善后;这使得民风彪悍的各派移民根本不把官方放在眼里,械斗改打还是打!而乾隆中后期开始, 清廷加大了对台湾“分类械斗”的处置力度(毕竟打得太不像话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防范和弹压制度。这些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分类械斗的发生。到道光朝时, 分类械斗虽仍时有发生, 但总的趋势是处于下降状态的。自同治五年(1866年)以后,台湾未曾出现过大规模的械斗(小规模的仍然频繁存在),一直到甲午战争后,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强力镇压之下,台湾的分类械斗才基本消弭。持续一百多年的分类械斗给台湾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这不仅对社会有极大的破坏,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阻碍了台湾地区的发展。比如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漳泉械斗,造成的结果是:”互相焚杀,数月不休。而最惨者,惟沙辘一带泉人,望风而遁,渡海溺死及被沿途截杀,不可胜计。避难男妇,俱归鹿港,填满街巷”。

而且,不同族群之间经过长期械斗之后,各族群发生大迁徙,同族群聚居一处,这加重的族群之间的隔离和对立,一直到现在,台湾的族群问题还是无法完全消除,这仍是当今台湾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影响着台湾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主要是和台湾地区特殊情况有关,清朝台湾地区械斗之频繁,治安之混乱可以说是全国首屈一指,令人瞠目结舌,后期群体性事件屡禁不止….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