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2-21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二战后期德军虽然被同盟国揍到无条件投降二战德国雪貂,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到后期的德国好像开挂了,一大批跨时代末日武器在短期内陆续登场。如:飞碟、喷气式战机、V1/V2飞弹、银鸟空天轰炸机等,除了让对手震惊还是震惊。有一部《钢铁苍穹》电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二战德国在1945年投降之前,在位于南极的太空基地将一支纳粹兵团送上月球,并在那里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基地,准备在未来的2018年反攻地球。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虽然这只是一部科幻黑色喜剧,不过也是很多人乐于追捧,原因很简单二战德国雪貂。基于对二战德国末日武器的认知,即然能造出那么多跨时代先进装备,搞不好德国人受到外星人的特别关照,提前获得很多未来科技也未可知。因此不说建个月球基地,只要实现前半部分在南极建个基地应该不过份。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一种流行说法是包括科学家、军事部队、建筑师和工人在内的德国部队,在战败前乘坐“碟形飞行器”和U型潜艇,逃至南极并建立起秘密的地下军事基地二战德国雪貂。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先不说有没有飞碟或U艇运输的真实性二战德国雪貂,以南极的气候条件想要在冰层下建立起可供成千上万人长期生活居住的条件,而且还不能被外界探测到,基本就是空想。二战德国对于南极的兴趣其实不是入住,而是“捕鲸”。

鲸油是当时生产人造黄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二战德国雪貂,为此德国不得不每年从挪威进口约20万吨左右鲸油。而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使一些官员格外眼红,于是便通过戈林等人向小胡子建议在南极建立德国捕鲸站。事实上,德国前期对南极有过远征,不过都是基于探测了解,后期由于战局的影响已无力远征,以讹转讹就成了德军在南极建造地下基地的传说。1938至1939年,德国派遣“施瓦本”号赴南极探险,这也被传为建立南极基地的前哨行动。

二战时,真的是俄罗斯的“冬天”赶跑了德国吗?

天气要背锅,但主因并不是俄罗斯冬天的严寒,但这个话题要扯大了,可以从德国人的运力不足、燃油不足、战争总动员开启太慢、产能跟不上作战节奏、补给线太长等等一大堆原因去说,但从天气的角度而言,其中一个主因就是秋雨导致的泥泞严重影响了后勤。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就想毛子的破基建,水泥路简直就是个奢侈品。而德军去打莫斯科的路上时候恰好是1941年9月,正开打是10月。而这段时间毛子的路是这样的...

确实,德国人在苏联的第一个冬天被冻得要死,缺衣又少食的。但就这破路能给100多万德军运多少东西啊~ 尤其还得优先保障弹要燃油的供应。

话再说回来,1941-1942那个冬天并不算冷,而且气温下降之后反而还让烂路冻上,一定程度上对运输利好)

上图是1941年那个冬天的气温表,可以看到贼冷的也就12月份的几天,气温也没有某些说法中有-40°

当然,这只是一场莫斯科保卫战。从整个苏德战争胜败来说,天气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二战时期德国的福克FW-190有多大威力?能击落野马吗?

兔哥回答,FW–190“百舌鸟”螺旋桨战斗机的特点该机是纳粹德国生产的最优秀的战斗机,是BF--109的后继机种,也是二战中后期德国的主战机种。具有良好的空中格斗性能和强大的火力,装有2挺机枪、4门机炮。应该说这款战斗机是非常成功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口碑一直都不错,二战德国具有100架甚至200架以战绩的王牌飞行员多是驾驶这款飞机取得的。FW–190战斗机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性能出色,最大的特点是是高速度和灵活的机动性能,另外,良好的视野也是它的特点,空战中,FW–190经常能利用破S机动到敌人的视野盲区,给予敌人致命的攻击。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德国雪貂: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P–51“野马”螺旋桨战斗机的特点P–51野马战斗机是一款和二战德国FW–190大小基本相同的一款战斗机,1941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航空兵,而此时的“野马”并不怎么“野”,真正使它具有“黑马”特点的却是英国人。英国在利用“租借法案”得到P–51野马战斗机后,1942年在试飞员试驾后提议用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最大的发动机代替“野马”的美国发动机。结果,性能大升。同时英国人对机型也做了一些改动,使P51野马在保持低空性能的基础上,在高空性能上赶上了德国的FW–190战斗机。特别是流线型的机身,气泡型的座舱使得P--51野马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最大的特点就是航程,在当时同样大小的各型飞机中P–51野马的载油量是最多的,因此,航程最远。

两机的比较FW–190的最大速度是760公里/小时,P–51野马是709公里/小时,德国飞机占优势。升限FW–190是12500米,P–51野马是12800米,野马占优势。航程FW–190是837公里,而野马是2700多公里,作战半径1070公里。这点如果资料没记错的话差具太大了。不过这也付合P–51野马比FW–190多三倍的载油量的说法。这只是数据,空战中数据只是理论上的,空战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首先FW–190能击落野马,但野马更容易击落FW–190首先从飞机性能上两机各有优势,野马虽然速度慢,但低空性能(10米高度)明显优于FW–190。第二爬升率同样野马占优势,爬升高度更是超过FW–190型300多米。这也就意味着P–51野马完全可以利用俯冲速度弥补速度上的差距。而实战中P–51就是首先爬高,然后从上俯冲,对FW–190进行打击。另外,就是航程,FW-190由于航程短,空战中必须要快速接敌,留给它的空战时间只有半个来小时,而实际上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P-51野马就是利用自己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拖住FW–190。还有重要的一点,后期德国的飞行员新手比较多,面对仓促的留空时间,心里没底,特别是要脱离战斗返航时,显得很慌乱,而P–51野马抓住这个机会穷追猛打,因此,德国飞行员损失很大。P–51野马也取得了“战斗机杀手”的美誉。

所以,虽然FW–190能够击落p–51野马战斗机(事实上也是这样),但总体上来说,处于被动地位。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平台。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