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编辑:sqxzgg 时间:2021-11-16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只要你每天对宠物好,照顾到位就可以了,没必要专门去过个什么洋节日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

宠物没有这些节日的概念,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用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

你给宠物过节,无非是洗个澡,打扮得漂亮点,吃得好一点,出去放风,又或者去勾搭个伴侣啥的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总的来说,就是把平时分散开的好,集中的表现一下而已。宠物本身根本是理解不了的。另外有可能这一天折腾得太累,宠物隔天状态更差也不一定。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养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没必要把自己的一些意愿强加那宠物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我当了超过35年的铲屎官了,从来没给宠物过什么所谓的节日,我只想尽能力照顾好它们就好。

当然宠物是你的,也许你是想通过这个节日和宠物更好的互动吧,这也是一个善意的举动。希望朋友们的宠物们都健康安好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

为什么一些咖啡厅都以猫为主题呢?

作为一个吃货,刚看到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猫屎咖啡,这个猫屎咖啡倒是没喝过,据说价格不菲,但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婺,难道真是因为这咖啡,我翻了些资料,原来不是那么回事。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原来这猫咖啡馆,也就是以猫为主题的咖啡馆起源于日本,日本向来很推宠猫的,像我们所熟悉的“机器猫多啦A梦”,“kE丅TY猫”,“招财猫”都来自日本。日本人下午或下班后经常去咖啡馆排解压力,而猫呆萌轻盈又可爱,很多咖啡馆就推出了猫主题,让猫来做小服务生,怎样做呢?到店的客人尤其年轻人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和猫玩耍,来排解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和烦恼。日本人也喜欢养猫,而很多公寓并不让养猫,所以他们也可以将猫寄养在猫咖啡馆。因为这些原因,久而久之,猫咖啡馆便盛行起来,在日本的很多城市,像大阪,东京都有这样的猫咖啡馆。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现在这种猫咖啡馆全世界都有,有的并不用真猫,借助一些有猫形象的饰物来作,像抱枕,杯子等,真的非常可爱,让人流连忘返。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如果宠物也能约在咖啡店见面,它们会聊什么?

如果宠物也能约在咖啡店见面,它们可以聊的话题多了去了。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假如我家小腊肠要在咖啡店和狗见面,那聊得肯定是吃啊:你在家是吃狗粮还是吃鸡肝啊,你吃鸡肝,可太羡慕你了,我得了神经炎以后,铲屎官再也不给鸡肝,馋死我了。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圣诞节狗狗咖啡厅推文:圣诞节快到了,打算给自己的宠物过一个怎样的圣诞?

假如邻家的泰迪布丁要在咖啡店与狗见面,那聊得肯定是穿什么衣服好看啊:我有好几套衣服呢,还有蕾丝的呢,还有雨衣,还有鞋,我穿上老漂亮了,你家铲屎官给你买了吗?买了也没我穿上好看。

猫咪在宠物店看到狗子,就会不屑一顾,这愚蠢的狗子,装什么大瓣蒜,像模像样的在这喝我们屎做的咖啡。早晚挠你们个满脸花。

它们可聊的太多了,铲屎官的事啊、自己的事啊、流浪的同类的事啊、吃的、穿的、玩的、身体健康有关的都会聊的。

成都有哪些值得去的社区咖啡店?

社区店大多都是一些小而美的店铺,更多的是为周边的居民服务,比起开在商业街的那些刻意营造文艺氛围的店铺,它们的气质更加自然。早有听闻成都的社区店建设得挺成熟,因此这次短暂的成都行,我还是抽空去了两家店铺打了下卡。

♯無早篇♯

知道無早很久了,它是一家贩卖独立杂志为主的店铺,后期在书店的隔壁开了一家無早小食,也贩卖甜品与简餐。因为当年《晚安书》Vol.2曾经在無早售卖过,也算是和这家店铺有过短暂的交集,所以成都行最想打卡的店,便是它了。

無早开在青莲上街,连这条街的名字都带着文艺的气息。远远的就看到無早的招牌,两家店铺都是明亮的落地窗,绿植是原木家具少不了的搭配。仔细一看,橱窗上还贴有“优秀豆本推荐展览”的字样,小豆本是早前無早展出过的迷你书,可以握在手心的大小和厚度。

無早的创始人Rosa曾经在伦敦留学,在那里爱上了独立书店,她发现在国内能集中买到独立杂志的店铺很少,回国后决定创办这家小书店,因此無早的英文名叫Rosa Books,而起名無早则是因为,Rosa觉得她的早上都在睡觉和发呆。

这点还蛮符合现在年轻人“不想活得太用力”的生活方式的,若不是社会形势所逼,谁愿意当个七早八早就出门赶地铁or公车的上班族呢?

BTW,我很喜欢摄影师王小爆为Rosa的蜜月之旅拍的胶片,她和夫君气质非常契合,我总觉得真正的文艺青年很容易找到另一半,因为真正的文青,还是很小众的,反而更容易在人群中辨别彼此。这组照片一直是小爆置顶的微博,感兴趣的人儿可以搜来看看。

店内的空间不大,但是展出了很多杂志,有挺多都是国外的独立杂志,据说是Rosa特地从网上订来的,我对独立杂志其实并没有什么研究,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只知道它们的装帧设计都很美。

除了杂志外,無早还贩卖一些文创周边,包括店里原创的帆布袋,刚好适合用来装一本A4纸大杂志的大小,还在角落发现了厦门手艺人zengxiaoe设计的手机壳。

吧台前面有一个“流浪猫の美食基金”的纸箱,任意捐献爱心便可获得一份“無早美食地图”,里面挺详细的列举出各类成都古早美食,还有插画师关于这些美食小时候的记忆,挺值得收藏的。

隔壁的無早小食店门口有一处凸出的窗台,用一块日式门帘和吧台隔开,风吹过来的时候,挂在檐上的风铃会叮当作响,门帘被风掀开一小个角落,吧台内的场景若隐若现,十分和风。

無早小食的菜单挺有特色,有可爱的彩绘,每日蛋糕和茶点都是不同的,会用拍立得来展示当天提供的餐点。

在隔壁买书,在这里看书,喝下午茶,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周末。

店址:成都市青莲上街5号附1号

营业时间:周二-周五14:00-22:00,周六-周天12:00-22:00

♯醒食篇♯

醒食的英文是The sense,据说也因为“醒食”二字用四川话念起来刚好很像sense,这家店被业内人士称为“成都最佳小而美面包咖啡店”以及“最美吧台”,也入选了“一筑一事”出版的《城市指南·成都2017》。

而在这些可以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之前,我知道它是因为fion,醒食是她最喜欢的一家成都面包店,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她住在重庆的时候,都会特地坐个高铁来成都买个面包再回去,现在来成都工作,更是醒食的常客。

醒食同样是一家社区店,开在九眼桥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街区,店里有L型的吧台,一侧摆放甜点,一侧摆放面包,会用小小立着的招牌写出它们的名字,布里欧修、芝士贝果、闪电水果泡芙,听起来都是让人有食欲的名字。

我注意到座位的上方悬挂了两面镜子,一面写着The Sense,一面写着醒活人生,镜子悬挂的角度,刚好可以让人透过镜子看到吧台,是很有意思的折射。

店的后半部分是备餐区,留有一个小小的取餐窗口,餐好的时候厨师会把食物端到窗口,按一下小铃铛,据说这家店的意面也做得很出色,可惜那天下午我的肚子只吃得下甜品。

店员们普遍很年轻,有些甚至是95后。他们的公众号做得非常不错,店里所有的原创推送都做到了双语。有一篇转载的采访叫做“20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里面介绍了一些醒食店员的故事,咖啡师、甜点师、面包师……小小团队已经非常像样,都很有想法,做事也很细致认真,重要的是,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努力。

春节期间,醒食的公众号用极简的海报 文字 数字总结了一年以来大家工作的情况,其中有一个面包师的描述很打动我,“入职290天,4:30起床早班175天。”要为大家提供新鲜出炉的早餐面包,需要用职人的精神日复一日的努力,这真的不容易做到。

醒食也在做一些活动的尝试,每个月都招募会员参与“特选客活动”选出当月的特选咖啡,也可以通过“我们在醒食”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些互动,让这家小小的社区店真的给大家的生活带去了一些些美好的改变。

在店里度过了一个困顿的下午,喝完了一杯品相不错的拿铁,吃了两块蛋糕,写了几张明信片,看了一只长得非常萌的狗狗。店里的人挺多,不乏有歪果仁,据说歪果仁很认可这家店的出品,就我那天品尝的几款来说,确实挺不错的。

醒食,面包需要等待慢慢发酵的过程才能“清醒”过来,人生何尝不是?慢慢来吧。

店址:成都市宏济中路194号

营业时间:8:00-22:00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