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关于老人的安全用药问题用药常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老人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用药常识,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2.老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用药不当易造成功能紊乱用药常识。
3.药物的体内过程,即药物的吸收用药常识、分布、代谢、排泄,老人有自己的特点。
4.由于老人各系统发生器质性和功能性的变化、药物对器官的亲和力发生改变,加上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改变;老人对于有些药物的敏感性增高,而对另一些药物敏感性降低用药常识。
5.基于以上原因,对于老人来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
6.老人的记忆力下降。
7.老人医药知识欠缺。
8.老人往往不遵医嘱用药。
如何降低老人用药风险?
1.明确诊断,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
2.避免应用不适于老年患者的药物。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并结合患者其他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康复)方案;需要用药时,确定药物的种类、剂量、剂型、疗程及服药方法。
4.用药方案简明。
5.注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提高药物的疗效。
6.定期检查,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研究时辰药理学,确定用药时间。
9.有针对性地宣扬用药常识及医药知识,提高老人用药依从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14%左右的老年人发生死亡的原因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并不是疾病或者自然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体内环境的稳态机制开始降低或衰退,这也是导致老年人能耐受的药物安全剂量降低的原因。
相关资料显示,年龄在40至50岁的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是12%,年龄8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为25%,这说明老年人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恶性程度高于年轻人,严重可致死亡,因此老年患者用药需要特别注意。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的老年人用药呈现出下面几个主要问题:
药物服用品种多:
大部分老年病人在一家医院确诊疾病后,会同时选择多家医院确认。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同医院可能会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药物的种类随之增加,同时服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
西药与中药重复服用:
部分老年患者服用西药的同时,也自行找中医偏方,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会增加风险的发生率。
保健品替代药物治疗:
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减弱,容易听信推销员的片面介绍,选择保健品替代药物治疗,延误治疗。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老年患者缺乏药物治疗知识有关,实际上,医生会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并根据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综合考虑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从而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样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十条:
1、明确诊断
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诊断需要明确。好比在战场上,没有瞄准敌人的情况下就胡乱射击,不仅会让敌人逃之夭夭,还可能误伤了自己。及时且准确的疾病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基本条件,在没有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千万不能随意用药。
2、个体化原则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虽然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的个体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用药需要充分权衡身体特异性、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史、是否有禁忌症、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经济条件、治疗条件的合理性等。
3、回顾分析用药方案
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方案复杂程度、治疗费用、治疗依从性、不同药物的剂量选择和联合进行回顾分析,来评价治疗的合理性。
4、及时监测并评估肝肾功能
定期对老年患者的肝肾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包括治疗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式、药物类别的选择等。禁用或慎用对肝和肾脏有损伤的药物。应该平均每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对于特殊药物使用后的监测,如服用华法林,需要每隔1周左右进行一次INR监测。
5、药物浓度监测
对于某些特殊的药物,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如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需要长期服用且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
6、受益原则
当需要在药物风险和疗效之间进行选择时,通常选用“利大于弊”的药物,在满足了用药指征的前提下,用药的受益与风险的比值需要大于1,尽量选用疗效明确且毒副作用低的药。能够明确告诉大家的是:没有医生会给病人选择风险较高疗效弱的治疗药物。
7、选择必需药物
治疗用药可分为辅助类和必需类。辅助类药物通常有价格较高、疗效不确切等问题。辅助类药物的使用比例不宜过高,在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往往比例很低。
8、低剂量原则
指的是“小剂量用药法则”,在治疗的开始阶段采用小剂量的药物,后期缓慢调整。老年人的药物用量是成人的四分之三,通常开始治疗时需要给予成人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剂量,根据反应及时调整药量。找到最低的有效剂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9、观察用药、暂停用药
在对老年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有时医生会诊断性用药,全程观察治疗效果,判断疾病的进程。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用药需密切观察,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疗效不明显,应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
10、“5药原则”
联合应用的药物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越大。老年人联合用药的品种要少,尽量不要超过5种。执行“5药原则”时需注意,了解治疗药物的局限性,抓主要矛盾,选取主要药物进行治疗,首选有兼顾效果的药物,同时重视非药物辅助治疗。
掌握了以上十条用药原则的同时,也需要尽量避免老年人用药的禁忌,我们总结了部分老年人用药的禁忌,例举如下:
1、忌先用药后就医:
例如患者腹痛时,先服镇痛药通常会掩盖了痢疾、胆囊炎、重症肺炎、阑尾炎等症状,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2、忌用药时间过长:
老年患者因为肝肾功能减弱,清除排泄药物的能力降低,容易使药物在蓄积导致中毒或成瘾,用药时需要根据医嘱及时减量、停药。
3、忌效仿治疗:
部分老年患者听闻其他人用某药治好某种病便开始效仿,忽略了体质的差异性。
4、忌乱用偏方:
老年患者易发生“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往往延误治疗甚至恶化病情。
5、忌补药滥用:
体质较弱的老人可适当的应用补虚益气的的补品,但若滥用补药,偶尔会掌握不好会导致药物之间反应,可减少不必要的药补,同时联合食补,提高安全性。
总之,老年人用药需个体化对待,采用合理的用药原则是保证疗效的前提。
感谢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黄碧瑜
以上由 广东省药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向静 提供答案!
阅读:
瑞派宠医——陈德举 | 接手6万病例,20年来依旧保持精进热忱
街遛黄金蟒,云豹当大猫,还为鹦鹉成立内窥镜特别门诊,他是宠物医生中的传奇人物,是保卫动物生命的守护者,还是“重度猫奴患者”。他是瑞派宠物医院上海乔登七宝店的陈德
瑞派宠医——李东阳 |“996”节奏下依旧保持兽医师初心
是什么魔力,让他经历“996”洗礼却依然保持初心,热爱宠物医师这个职业,致力于小动物肿瘤疾病治疗,为爱伸出援助之手,托起生命航帆。 医师之路无限不循环 “为不会
瑞派宠医——杨德胜 | 以同理心服务,拒绝过度医疗
当你选择兽医师这条路,会从踏进宠物医院的那天起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它可能来自萌萌可爱的宠物,也可能源于有共同梦想的伙伴,虽辛劳,但意义非凡。瑞派厦门爱侣宠物医院的杨德胜
小狗吸尘器:专心做好一件事,美好梦想必有回响
90后的声乐老师张秣铖是一名北漂,三年前他来到北京,决定在这座繁华都市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里,他开了一家音乐培训工作室。工作室里面摆放着各式乐器,小提琴、钢琴…&hel
上海凯利蓝梗俱乐部:安徽合肥拟禁养中华田园犬等38种烈性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合肥市人大网站公布《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全文上海凯利蓝梗俱乐部,该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然而最近很多人了解到《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包含中华田园犬上海凯利蓝梗俱乐部、德国牧羊犬、秋田犬、松狮犬等犬种。禁养名录中,包括的犬种分别是:比利时牧羊犬上海凯利蓝梗俱乐部、弗兰德牧羊犬、荷兰牧羊犬、苏俄牧羊犬、中亚牧羊犬、德国牧羊犬、高加索牧羊犬、安纳托利亚牧羊犬、拳师犬、标准牛头梗、美国恶霸犬、斯塔福斗牛梗、土
日本狂犬病发病率:被没有狂犬病的狗狗咬了会不会得狂犬病? 上海狂犬病发病率
新年好日本狂犬病发病率。如果你确定狗狗没有狂犬病,那么恭喜你,你不会感染上狂犬病。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病猫、病狼等,但不一定被他们咬伤就一定会被感染,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及注射疫苗相关。动物体内有狂犬病毒不一定代表它具有传染性日本狂犬病发病率,如果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的3~5天内100%会死亡,有文献提及有罕见的是8天死亡,而有医学证明只有它死亡前3~5天内才是传染期,这时被咬感染病毒的危险较高。
南充狂犬病疫苗价格:狂犬病疫苗打一针要500,你觉得贵吗? 南充狂犬病疫苗价格
狂犬病疫苗本来就一直不便宜,相对于以前来讲不算贵了,一针500元,那么狂犬疫苗完成全部注射也就4针2000元线南充狂犬病疫苗价格。八十年代吧,那会儿注射狂犬疫苗需五十几块钱,我1987年注射过一次,那是总共花了52元钱,那会儿一个地方平均月工资也就几十元钱,以工厂来说:工人平均工资是四五十元,一个工作了十二到十五年的技工一般是四级工工资到五级工工资,四级工在江西工资是53元,五级工是64.5元,当年注射狂犬疫苗的费用相当于一个中级技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