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3-18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单一的鱼种,不是用饵用药的必要前提。简单举例就像说鱼饵料:女人、孩子、老人分别爱吃什么?——是没有答案的。

用饵、用药、甚至钓法等鱼饵料,如果要形成必要的针对性、有效性,就必须基于实际的水情和鱼情。道理就像要让老人吃好——一定要了解和充分考虑老人的身体、饮食禁忌、口味、喜好一样~

由上其实可以看出鱼饵料,无前提的什么饵料、配方对钓鱼来说啥都不是,充其量就是个广告或骗骗新人。

实际的举例:比如粉饵为前提,钓鲫鱼常见的鱼饵成分为:小麦胚芽、薯粉、粮食类、粮油加工副产品等配合各种添加剂(不要误解添加剂,这里不一定特指害人和环境的化违禁化学品鱼饵料。养殖饲料中细分都有几十种添加剂)。但是这在养殖偏口或不同制备、不同水情鱼情下,又会是鲤字饵料或草鱼饵料。

再比如活饵,红虫、线虫、蚯蚓、蛆、虾肉、、、也是钓鲫鱼常用的钓饵鱼饵料。但是在水温低、水质清瘦等前提下,又会变成垂钓鲤鱼甚至草鱼的特效鱼饵、、、

所以,这个问题只能说个“常用”或“常见”的鱼饵类型范围。

实际举例鲤鱼:常见的粉饵范畴是养殖饲料成分、膨化颗粒、粮油加工副产品类、其中包括一些动物性原料,如,鱼粉、骨粉、羽毛粉、腥味剂、、、等辅助成分或添加剂。

自制饵料或对抗小杂鱼多、特殊偏口、粉饵不适合等前提,可以制备发酵饵、麦子、玉米、豆饼、、、等饵料,达到小中取大、针对问题鱼和抗干扰等的效果。

再说草鱼:粉饵范畴以粮食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为主,比如麸子、次粉、粕类、、、鱼饵也常见直接的粮食类产品。更有一些粮食发酵后的产物,如常见的酒糟类。

针对地区地域的特种鱼情或钓法区别,更有草窝、草饵、生长期作物、水果、虫饵、、、

自己制备也有类似鲤鱼的:自制玉米、谷物、薯类等。

特殊说一下,所谓的商品饵,也就是上述成分为主甚至分装,不同的仅是再加有香精、色素、腥味剂、甜味剂、酸味剂等低廉添加剂而已。

极端的竞技或再特殊的鱼情,就会用到许多分常规类的饵料了。这里就不多加表述了。

最后点题,不同的鱼情水情——决定不同类型的鱼饵的对路程度和效果。这才是钓鱼用饵包括用药的真谛。

鱼晚上是怎么找到鱼饵的?

饵料作为垂钓过程直接与鱼接触的部分,能否吸引鱼的注意而被吞食,关系到最终渔获的多少,所以是钓鱼人投入精力、时间最多的环节。钓友的问题“鱼晚上是怎么找到鱼饵的?”问题有趣、看似简单,但其实涉及到的内容并不少。本文以此为起点,一探究竟。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鱼晚上摄食,是如何发现饵料的鱼生性胆小、谨慎,夜晚安静,鱼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最终形成了能够夜间觅食的能力,这点在大体积鱼尤其显著。鱼的摄食主要依靠视觉、味觉、嗅觉,但所起到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有大有小,这在钓鱼人选饵、用饵时也有体现。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先说鱼的视觉。鱼的视力范围多集中在10-20米的距离,中上水层的鱼相比底层鱼视力要强一些。相比嗅觉、味觉,视觉在摄食过程起到的作用小,甚至有些鱼视觉几乎退化,但依然正常觅食。比如鲶鱼,它长时间栖息在水底阴暗的环境,眼睛小、视力弱,随着生长视力进一步降低,但这并不能妨碍它的捕食小鱼、小虾。夜晚相比白天,光线大幅度降低,水体漆黑一片,对于本身视力不强的鱼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夜间觅食,鱼的视觉起到的作用有限,个别鱼种甚至可忽略不计。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再说鱼的嗅觉、味觉,它们是保证鱼正常觅食的关键。鱼的头部两侧有一对或两对鼻孔,里面有鼻囊,分布着大量褶皱的上皮组织,感知气味的细胞、神经末梢便附着在上面。当流水从一个鼻孔进入,另一个鼻孔出来,期间混入水流的气味颗粒物等,不断刺激感知气味的神经末梢,并快速传递给鱼的下丘脑,再作出进一步反应,最终鱼根据食物气味的味型、浓度,判断食物是否感兴趣及大致的位置。据研究鱼的嗅觉异常敏锐,大约是人类的500倍,远超想象。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因此,夜晚水体光线不充足、漆黑一片时,鱼通过嗅觉也能感知食物的存在及位置,再游弋过去。但不是只有浓郁的味型,鱼就会吞食,味觉还要进一步把关。鱼的嘴唇、口腔,包括鱼尾部分布着大量感知食物味道的细胞及神经末梢。举个例子,一个在香腥液体中长期浸泡,也会携带香腥味,投入水中鱼依然不摄食。这是因为鱼的味觉会判断食物的可食性,从硬度、味型、营养等多个维度分析判断。这也是为何用味型浓郁的假蚯蚓,钓鲫鱼、鲤鱼等淡水鱼,依然难有好吃口的原因。

鱼饵料:钓鲫鱼、草鱼和鲤鱼时分别用什么做鱼饵?

综上所述,尽管夜晚光线弱,但并不影响鱼的摄食,它通过灵敏的嗅觉、味觉完全有能力找得到饵料。许多钓友夏季夜钓,经常能斩获大鱼,便是最好的证明。

夜间用饵需要注意的地方前文介绍相比白天,夜晚水温下降、光线变弱,那么具体选饵、用饵哪些地方需要值得注意呢?具体如下。

首先是饵料味型可适当浓郁。夜晚类似于小白条、麦穗等小杂鱼藏匿、休息,所以杂鱼闹窝的情况大大降低。这时可大胆使用目标鱼喜欢的味型,充分利用鱼灵敏的嗅觉。比如钓鲤鱼,可多用香甜;钓草鱼,可选用香、微酸味型,甚至鱼情不佳时大量使用腥味饵料,以吸引鱼群聚集。

其次饵料的状态。夜间注重饵料状态,主要是方便鱼的吞食。白天阳光辐射强,水温上下起伏,饵料的状态容易变化,适口性降低,但夜间水温下降,相对饵料状态稳定性得到提高,这时可大量使用散炮饵,提高饵料适口性的同时,还能快速吸引鱼进入窝点。

写在后面本文从钓友的问题入手,先是介绍了鱼是如何在夜间发现饵料的,指出问题的关键在鱼的嗅觉和味觉。接着分享了夜间饵料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钓鱼是个系统工程,想要拥有好的鱼情、渔获,不仅需要了解影响鱼情的外界因素,还好熟悉鱼自身的摄食特征,笔者相信掌握这些再施钓,获得好渔获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原创:野钓分享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