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6-11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俄罗斯与美国共同调停亚阿战争,可是依然起不到实际作用,为什么高加索战火如此难熄俄罗斯高加索?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首先,阿塞拜疆收复纳卡的军事战略方针已定俄罗斯高加索。近些年阿塞拜疆国力持续上升,反观亚美尼亚,因经济低迷,对外移民等导致国力下降。这使得阿塞拜疆通过战争解决纳卡问题的信心倍增,这也是为什么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多次强调“只有亚美尼亚军队离开阿塞拜疆的领土,战争和冲突就会结束”的主要原因。随着战事的推进,阿塞拜疆事实上已经掌控了纳卡的部分地区,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在这个时候,阿塞拜疆很难轻言罢兵,将获得的战争优势拱手让人。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其次,土耳其的插手俄罗斯高加索。由于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双边关系的密切,土耳其也希望借此提升在高加索地区和西亚地区的影响力,因此土耳其公然支持阿塞拜疆。战争从9月29日,土耳其就表示“不管是在谈判桌上,还是在战场上,土耳其永远支持阿塞拜疆”。在此前提下,土耳其为阿塞拜疆提供了包括TB-2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先进的武器,与此同时土耳其将叙利亚武装分子投入战争,支持阿塞拜疆。根据亚美尼亚方面的消息,今年8月份以来,土耳其特种部队教官,就已经开始训练阿塞拜疆的部队,并在之后,直接参加了战争行动,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这场高加索战争延续时间以及战局走向的担忧。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再次,美国跟俄罗斯联手调停高加索战争,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自己的打算俄罗斯高加索。先看看俄罗斯这边的打算。尽管高加索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但是战争,哪怕是短时间的介入也会消耗国力,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俄格战争,俄军虽然占得上风,却迅速撤军的主要原因,这一次俄罗斯也不想轻易卷入纳卡战争,对俄罗斯而言,通过政治的手段斡旋为上策,军事手段为下策。另外亚美两国都不反俄,这也让俄罗斯非常为难,特别是阿塞拜疆虽然有些亲美,但是他与俄罗斯的关系也非常不错,并且在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武器,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收益,俄罗斯并不想跟阿塞拜疆闹翻。

再来看看美国这边的打算俄罗斯高加索,对于美国而言,高加索目前的格局,基本符合其维持高加索亲美不亲俄的基本目标,高加索三国中,格鲁吉亚已经倒向美国,阿塞拜疆在能源与经贸等领域与美国和欧洲关系密切,连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过境格鲁吉亚,最后进入土耳其的杰伊汉油气管道早已成为维护阿塞拜疆与美国友谊的桥梁。就是亲俄的亚美尼亚在美国也有大量的移民,在美国政商学各界,也都存在不小的势力,为亚美尼亚摇旗呐喊。因此美国在高加索冲突中,也不好选边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正直大选,各派政治力量自顾不暇,远在万里的高加索战争,根本触动不了特朗普与拜登的神经,更何况特朗普刚刚宣布,加速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军,有如何肯为高加索多费心呢?

最后,根据以上原因,高加索地区想快速的实现全面停火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亚阿战争如何进展,还很不好说,我也衷心祝愿亚阿战争能够早日停火。

期待你的关注与评论。

前苏联的16个加盟共和国都是自愿加入苏联的吗?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最多的时候有16个,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在1956年被取消的卡累利阿。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这16个加盟共和国中,有主动加入的,有被动加入的,也有强迫加入的。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美国共同出手调停均失败,为何高加索战火难熄?

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和苏联的诞生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后,民族国家逐渐取代封建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理论开始出现。法国大革命时期,1791年法国宪法就规定“法国决不从事以 征服为目的的战争,决不用武力反对任何民族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共产主义理论中也号召被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进而实现被压迫民族的独立。

沙皇俄国在其对外侵略扩张中,奉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以占人口43%的俄罗斯民族为绝对统治民族,对被征服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政治上压迫、经济上掠夺、文化上摧残的一系列残酷统治。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沙俄对非俄罗斯民族进行压迫统治的事实,意识到了被压迫民族渴望实现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于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基础提出了民族自决理论,并将其列为被压迫民族摆脱沙俄统治,进行民族革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原则。

列宁认为,为了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就必须团结最广大的被压迫民族,只有承认收沙俄压迫的民族有脱离沙俄建立各自民族国家的权利,俄国的无产阶级才有力量去发动和团结个被压迫民族进行革命斗争。列宁认为“对我们纲领中关于民族自决的那一条,除了从政治自决,即从分裂和成立独立民国家的权利这个意义上来解释以外,我们决不能作别的解释。”这是各民族“分离的自由”。

列宁还指出,民族联合与团结是民族自决的最终目的。列宁认为,只有更大更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围堵,但这决不能通过武力强制手段兼并而来,而是要建立在各民族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是各民族共和国自愿、平等、民主的联合。反对小型民族团体的短视和各自为政的狭隘观点,主张从长远的、整体的总体利益出发,坚持“联合的自由”。

在列宁民族自决理论的指导下,十月革命后,沙俄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的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1917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得到了苏俄的承认;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三国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1918年,中亚地区的土耳其斯坦等苏维埃政权并加入苏俄,成为苏俄内的自治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形成内战结束后,各苏维埃共和国都认为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经济体,经过列宁的努力,各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于1924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成了最初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成立后,实施民族自治政策,在中亚地区成立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哈萨克、吉尔吉斯五个自治共和国,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于1925年改为加盟共和国,塔吉克于1929年改为加盟共和国,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于1936年也成为加盟共和国。同年,外高加索联邦改组,分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个加盟共和国。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派军侵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在当地扶持建立亲苏政权。后又发动苏芬战争,吞并芬兰卡累利阿地区,并在1940年3月,成立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成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同年7月,斯大林将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并入苏联,成为苏联的第13、14、15加盟共和国。8月,借口建立东方防线,占领摩尔多瓦,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宣布撤消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制,并将其并入俄罗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文章↓

苏联是怎么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