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6-18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朋友或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动物那么容易怀孕,繁殖期碰一碰,就有了下一代人和动物交配图?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这个问题有点像看电视剧时产生的疑问人和动物交配图,为什么男主和女主,在一个房间共度一晚,就有了宝宝?为什么我要个宝宝就那么难?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细想一想人和动物交配图,这也很好理解,完全是为了剧情需要。环节的省略,不影响情节发展,没必要赘述,让你看的又不是生殖繁育的科教片。

其实人和动物交配图,在动物们的真实生活中,要个下一代,也并非易事,是个非常耗费体力和精力的体力活兼技术活。

狮子在繁殖期人和动物交配图,双方要在一起待上4天左右,每天交配次数20-40次,最多的可达每天100次,一年下来,大概要3000次左右,才能保证母狮子怀上小狮子。

蠢萌蠢萌的猪猪,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智商不够,再加上肥胖的身躯,经常不能一招击中,若不是有人类的助攻,估计早就成濒危物种了。

斑蝶虽然一次成功,但是在此期间,他还要抵御其他竞争者,并在与雌斑蝶独处28小时之后,因精气耗尽而气绝身亡。

像刺猬这类浑身长满刺的,虽不至于像斑蝶一样付出生命,但也会被雌性身上的刺扎的遍体鳞伤,付出血的代价,才能繁衍后代。

瞧,谁怀个孩子都不那么容易。

在繁衍后代这件事上,也应了那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表面看到的未必真实,而背后的付出谁又看得到。

为什么人只能和人生孩子,不能和动物繁衍后代?

这个涉及到一个叫做生物隔阂的问题,之所以不能够繁衍后代,那是因为他们所产生的精子或者卵子之间的遗传物质无法重组,从而无法形成一个新的细胞遗传物质,怎么理解呢?同种生物,比如人与人的染色体数量是相同的,一个人是由34对染色体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在一个人形成一个精子或者卵子的时候,遗传物质会发生减数分裂,变成一半,因此一个精子或者一个卵子只是剩余34条染色体,在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因为双方都是34条染色体,所以就组合形成了34对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都能过配对,因此就可以产生下一代,但是不同动物的染色体数量是不一样的,有些动物多一些,有些动物少,比如有些动物是24对,那么跟人交配,就会产生很多的染色体无法一一配对,从而失败,所以不同生物不可以配对,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后代,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就是不同动物可以配对,也可以产生后代的现象,就是马和驴,他们因为染色体数量相同,可以配对成功,但是因为不同物种,染色体的基因不同,尽管可以生下后代骡,但是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严格来说也不能够说两个物种可以交配产生后代!

人类给动物杂交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动物的杂交通常发生在人为的干预下,因为在自然环境下,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中包括了地理隔离、生态隔离、时间隔离等等,正是因为这些隔离的存在,让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不会发生基因交流,比如在野生环境下,狮子与花豹只存在驱赶和猎杀,不可能发生繁殖行为,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殖隔离通常是交配前隔离。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既然动物的杂交大都是在人类的干预下,那么这种干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类让动物杂交都出现了什么动物?人类祖先从距今约1.5万年前就开始了驯化野生动物,时至今日,驯化后的野生动物至少已经有几十种了,这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稳定的肉食来源。有了众多的人工饲养下的动物之后,人们不免会把一些不同但是有着相似习性的动物放在一起饲养,于是马和驴成功的“相爱”并产下了骡子。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在骡子产生后,人们发现原来两种不同的动物能够繁殖产生后代,于是皮弗娄牛出现了(由雄性美洲野牛与雌性黄牛),杜蒙羊出现了(杜泊洋和蒙古羊)、狮虎兽出现了(雄虎和雌狮)、虎狮兽也出现了(雄狮和雌虎)、豹狮兽也出现了(雄豹和雌狮)、灰白熊也紧随其后(北极熊和棕熊)。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当然,这些杂交的动物只是人为让动物杂交产生的一部分,还有斑骡(斑马和驴)、鲸豚等等。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豹狮兽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人类给动物杂交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上看,站在人的角度上,显然是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和动物交配图:动物为什么比人容易怀孕?

我们举几个例子,骡子是驴和马杂交产生的后代,它具备了驴和马各自的优点,比如驴的耐力强、耐粗饲,马的爆发力。这给了当时靠畜力才能生活的人们带来了一员“猛将”,一时间,骡子成为了曾经主要的畜力工具。

狮虎兽是狮子与老虎杂交产生的后代,在动物园中,狮子和老虎几乎成为了大多数动物园的标配,见得多了,人的新鲜感也就差了,对于动物园来说,有更吸引人的动物显然是能够提高创收的。于是,狮虎兽产生了,动物园将这个消息放出去,结果门票涨了,也卖光了。

鲸豚是虎鲸与宽吻海豚杂交的后代,而无论是虎鲸还是海豚在水族馆中都是比较常见的“表演嘉宾”,但是出现了一头鲸豚,这显然比之前的表演更加精彩,也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因此,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让动物杂交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样能够让两个物种的优点合二为一,为我所用,也能增加经济收入。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对于这些动物来说,显然杂交是对它们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举几个例子吧。骡子虽然具备了驴和马的优点,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是生殖隔离(合子后隔离)的产物,它体内的染色体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这导致了它的染色体很难与骡子或者驴、马相结合,所以骡子是高度不育的。

也就是说骡子再好,也就能活一代,是无法留下具备相同性状的后代的。除了骡子,其他的杂交产生的动物也都是如此,它们都高度不育,从而无法留下后代。

除此之外,所有的杂交动物都有着很高的失败几率。由于是两个异源染色体的结合,所以要比同源染色体更加难以结合。我们以豹狮兽为例,豹狮兽在历史上只出现4只,第一只是在1910年的印度动物园,剩下三只是在1961年的日本动物园(由一头雌狮所生)。

但是,世界范围内动物园培育豹狮兽的活动并没有停止,那么为什么只出现过4只呢?问题就出在两个不同物种的基因很难结合上。从几率上看,两个物种能够成功结合的几率仅有1-2%,也就是说平均100对才能产生1只左右,但是如果是100对同样的动物,它们至少能产下100只后代,甚至更多(多胎)。

最后就是后代要承受的痛苦了。虽然不同物种杂交成功的几率有1-2%,但是这个几率只是产生胚胎的几率,即使是产生了胚胎,能够正常长大的也只有不足1%(以狮虎兽为例),因此,实际上动物杂交真正成功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而这些“夭折”的杂交种中很多是生下来后没有成活的,它们必然要承受痛苦。

除此之外,像狮虎兽这种杂交的产物在遗传狮和虎的基因时,缺少了一条可以控制生长的基因,这导致了狮虎兽会一直地生长,直到自己的四肢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狮虎兽不但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其寿命也会远低于狮虎。

总结“好与坏”是人类定义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为的让动物杂交都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目的达到了自然就是好的。但是,好与坏又不是人类单方面就可以定义的,因为动物本身也是有定义的权利的,而从动物自身出发,杂交显然是坏事,因为这导致了它们无法正常的繁殖后代,而且产生了后代也高度不育,并且在杂交这件事上,它们要经历多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失去。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