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花园鱼池养鱼的方法: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流水养鱼鱼池有形状有什么要求?

花园鱼池养鱼的方法: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流水养鱼鱼池有形状有什么要求?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5-16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鱼池形状的选择主要考虑水体交换的充分、养殖操作的方便以及对地形的合理利用。依地形和来水流量的不同, 鱼池可选择长方形、六边形(龟甲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然而不论何种形状的鱼池,都应避免池中出现涡流(圆形池除外)、短路和静水区域。
  涡流指水流在池中某一区域形成定向的旋转运动,涡流使池中残饵粪便等污物较长时间滞留于池中而难以去除花园鱼池养鱼的方法;短路是指来水进入鱼池后未经与养殖水体充分交换而直接经出水口排出,短路水流主要是由鱼池形状与其进、排水口位置及流量不相适应而产生的。目前,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鱼池形状是长方形和圆形。
  长方形鱼池地面利用率高,施工方便,相邻鱼池可共的池堤量大,其清污、起捕等操作也较为方便。然而长方形四角(除 进、排水口设置于转角外)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死角出现, 沉积于此区域的污物难以迅速清除。从保证水体交换和方便操作出发,长方形鱼池的长、宽比以10: (1。
  5~3。0)较为适宜。圆形池形如漏斗,池中水体呈涡旋状态,全池无死角出现,污物较易集中于圆心处而及时排出。但圆形池占地多且相邻鱼池基本上无共用池堤,施工难度及设施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对流量有较高要求,若流量过小,在池中不能形成涡旋,则污物难以向底部中央的排污口集中。
  
  鱼池的深度一般为1~2米。流量较大时鱼池以较深为宜,可增大鱼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提高单产;若流量较小或因地势低、池水排出不畅时鱼池应浅一些,多为1。0~1。2米。 池底向排水口呈一定倾斜,比降为1%~8%;池子越小,池底比降相应较大,以保证排水、排污的效果。

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流水养鱼对鱼池的布局有什么要求?

鱼池布局分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指每个鱼池直接从引水渠中取水并排入出水渠,来水一次性使用,鱼池之间相互独立;串联指若干鱼池首尾相接,上一级鱼池的排水进人后一级鱼池再次使用。在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鱼池并联则每池进水量小,池水交换低,但来水清新,溶氧充足花园鱼池养鱼的方法;同时,鱼池间彼此独立,对防止鱼病的交叉感染和药物的施用较为有利;此外,因起捕鱼等原因断停水也不影响其他鱼池。 鱼池串联则每池的进水量大,池水交换快,有利于对池中污物的冲刷汇集;但来水因逐级利用而水质逐渐变差,溶氧量显著下降,悬浮物增多;另一方面,一旦上游鱼池发病或垮塌、堵塞等原因断水,将很快感染下游鱼池中鱼类或直接造成缺氧死鱼的事故。生产中凡条件许可时均应采用并联布局,只有在地形狭长、地势落差大且流量小、溶氧较髙的条件下才考虑采用串联。有时依地形、地势及水况特点采用串并联组合布局的方式,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地形和水能的优势。

水库生态渔业生态循环流水养鱼的鱼池有哪些特点?

  各级鱼池的结构和建造方法等与其他养殖方式中同类型鱼池基本相同。流水池多为长方形,长花园鱼池养鱼的方法、宽比为(1。5~3。0):1;单池面积20~40平方米,池深1。5米左右,养殖用水深度约为1米。流水池设有两个进水道,来水经一定落差跌人池表面的进水道为冲水道,其作用是通过增加气水接触而提高进水的溶氧和冲动池内水体促进交换;来水从池底沿池壁向上泛出,称之泛水道,泛水可扩大池水垂直交换,避免鱼类集群进水口顶流。
  鱼池出水经拦鱼栅后进人面积约1平方米,深度较池深大0。1~0。2米的沉淀池。一般情况下沉淀后的清水经沉淀 池上部出水口溢出跌人二级池;清污时随沉淀池下部出水口开启池水在较大水压作用下挟持污物冲入二级池。为保证一级池污物及长条形杂物(如草梗等)方便地排人二级池,拦鱼栅应用直径6毫米左右的钢筋间距0。
  6~1。0厘米横置焊接固定,不宜采用网状材料封闭。流水池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砖、石浆砌以保证较高的强度和操作的方便。二级池即为一般养鱼池塘,面积6670平方米左右,池深 1。3~2。0米较为适宜。进水口一端池底应有较大坡降(2。5%左 右),以利于一级池污物冲入后较快地分散于池中。
  
  三、四(五)级池形状以狭长形最为有利,较大的流程能提高水质净化的效果。水深以栽培的水生植物需要而定,多为1。0~1。5米。考虑到不同的水生植物因生长旺季及代谢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而在水质净化效能上的互补性,可分池栽培不同水生植物(即分出四级池、五级池),也可在同一池中分区域栽培不同水生植物。

阅读:

狗狗医疗